焚燒爐渣的資源化利用
相對于飛灰來說底灰有物質(zhì)組成多樣復雜,、毒性小的特點,可按照一般固體廢棄物處理,。底灰比較符合用作骨料和礫石的很多技術要求,,并且其重金屬浸出量和溶解鹽含量小,有機毒物含量低!適合資源化再利用,。
1 回收黑色金屬
利用磁選和篩分從底灰中提取黑色金屬的技術在許多歐美的垃圾焚燒廠都得到了運用,。黑色金屬大約占底灰的15%,從垃圾衍生燃料(RDF)焚燒爐出來的底灰由于在燃燒前經(jīng)過更多精細的處理其黑色金屬的含量要低一些,。有些工廠還利用渦電流來分離有色金屬,。
2 石油瀝青鋪面的替代骨料
底灰經(jīng)篩分、磁選等方式去除底灰中的黑色及有金屬并獲得適宜的粒徑后,,可與其它骨料相混合,,用作石油瀝青鋪面的混合物。美國,、日本及歐洲一些國家均有使用例子,,如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瀝青工程中應用了小于3/4英寸的替代骨料,但不包括爐排間掉落灰,。
3 水泥混凝土的替代骨料
J.Pera,,L.Coutaz等人在“混凝土中焚化爐底灰的使用”一文中討論了城市固體廢物焚化爐底灰可用來生產(chǎn)建筑混凝土的替代骨料的可能。研究表明:該混凝土28天可達25MPa的抗壓強度,。該骨料是用20mm的篩子篩過后,,在4mm的篩子上留下來的底灰。它們比天然礫石密度低,,吸水性強,,強度低,被看作是在混凝土中使用的普通質(zhì)量的骨料,。如果直接用于混凝土,,由于水泥和金屬鋁之間的反應,會導致試件的膨脹和裂縫,。因此,,可用燒堿來防止這種反應。這種處理方法可使其部分取代(直到50%)混凝土中的礫石而不影響耐久性
4 填埋場覆蓋材料
合適地對底灰進行壓縮,,可以有效地減少其滲透,,即可以有效減少污染物的釋放。有試驗表明:底灰可以壓縮至密度為1600kg/m3或者更多,。合適的含水率(大約為16%)并加以合適的壓力,可使其滲透率約為10-6cm/s,。根據(jù)底灰性質(zhì)的不同,,含水率和壓力可以適當調(diào)整,。據(jù)報道,有的滲透率甚至小于10-8cm/s,。
灰渣若用作填埋場覆蓋材料,,可不必進行篩選、磁選,、粒徑分配等預處理工藝,。因此在經(jīng)濟上、環(huán)境上和技術上,,灰渣用作填埋場覆蓋材料均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5 路基、路堤等的建筑填料
底灰物質(zhì)組成多樣復雜,、穩(wěn)定性好,、密度低、毒性小,,其物理和工程性質(zhì)與輕質(zhì)的天然骨料相似,,并且焚燒灰渣容易進行粒徑分配,因此成為一種適宜的路基,、路堤等的建筑填料,,可達到各得其所、物盡其用的目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