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化凈化技術選擇與比較
摘要:煤氣化凈化技術種類很多,,各有特點,。文章就常見的煤氣化凈化技術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和對比。
關鍵詞:脫硫,脫碳,碳酸丙烯酯,低溫甲醇洗,碳酸鉀,MDEA
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其他化學產品的過程,。從煤氣化工段的工藝氣中發(fā)現(xiàn),,除了含有生產甲醇和其他下游產品所需的CO,, H2 和CO2 外,還含有大量多余的CO2 及少量H2S,, COS,,SO2 等成分,這些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是生產甲醇或其他化學品所不需要的,,必須將這些雜質除去,。另外,硫化物通過克勞斯工藝生產硫磺,,CO2 可以回收送往尿素廠合成尿素,,提高經濟效益變廢為寶。
以天然氣或石腦油為原料,,采用蒸汽轉化法造氣,,變換氣中CO2 的含量約在15-23mol%左右。以重油或煤原料,,采用部分氧化法制氣時,,變換氣中 CO2 的含量高達35mol%以上。H2S 及有機硫的含量則與原料含硫量有關,,約在1000ppm 和10000ppm 之間,。通過凈化,使硫化物含量小于0.2-0.5ppm,, CO2 小于10ppm,。
1 硫化物簡介
硫化物中主要是硫化氫,約占硫化物總量的 90%,,另外還含有少量的有機硫化物,,主要是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硫吩等,。
1.1 硫化氫的物理性質
硫化氫是一種無色氣體,,有類似腐蛋的臭味,有毒.比空氣重,,易凝為液體,,能溶于水,在0℃時 1 體積水可吸收4.65 體積的硫化氫,,溶解熱為4.52 千卡/克分子,。溶有硫化氫的水溶液呈弱酸性,生產的硫化氫極易造成設備的腐蝕。
1.2 硫化氫的化學性質
(1)硫化氫能與堿作用生成鹽,。因此,,可用堿性溶液來吸收氣體中的硫化氫。
(2)硫化氫有很強的還原能力,。在酸性或堿性溶液內硫化氫可作為還原劑,,而本身被氧化成為硫磺而沉淀出來。
(3)硫化氫較容易與金屬,,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的鹽類作用生成金屬的硫化物,,這就是硫化氫能使各種催化劑中毒的根本原因。
2 硫化物的脫除有干法脫硫和濕法脫硫,。
2.1 干法脫硫
2.1.1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脫硫技術在消除SO2 污染的同時可回收硫資源,,在較低溫度下將SO2 氧化成SO3 并在同—設備將SO3 轉化成硫酸,因而是一種防治污染與資源回收利用相結合的有吸引力的技術,。
其脫硫機理為:
SO2(g) →SO2* 吸附O2(g)→2O* H2O(g)→H2O* SO2*+O*→SO3* 氧化SO3*+H2O*→H2SO4* 水和H2SO4*+nH2O*→(H2SO4·nH2O)* 稀釋注:*表示吸附態(tài),。
吸附過的活性炭(焦)經再生可以獲得硫酸、液體二氧化硫,、單質硫等產品?;钚蕴?焦)吸附變換氣中二氧化硫工藝中的吸附裝置主要有兩種形式:固定床與移動床,。其再生方法也主要有兩種,即水洗再生法與加熱再生法,。
2.1.2 鈷-鉬加氫法
鈷-鉬加氫轉化是一種有效脫除含氫原料氣中有機硫的預處理措施,。有機硫化物脫除較難,但將其加氫轉化成硫比氫后再加以脫除就容易得多了,。該方法能將氣體中的硫化氫脫除到2×10-6V%以下,。在鈷-鉬催化劑的作用下,有機硫加氫轉化成硫化氫的反應如下:
CS2+4H2=2H2S+CH4 COS+H2=CO+H2SRCH2SH+H2=RCH3=H2SC4H4S+4H2=C4H10+H=2S
鈷-鉬催化劑系以氧化鋁為載體,,由氧比鉬和氧化鈷組成,。氧化態(tài)的鈷和鉬加氫活性不大,須經硫化后才具有相當?shù)幕钚?。硫化后活性組分主要是M oS2 和Co9S8,。
干法脫硫的優(yōu)點是脫硫凈化度高,。缺點為難以或不能再生,;間歇操作,設備龐大,;不適合硫含量較高的場合,。
2.2 濕法脫硫
2.2.1 氨法
氨法即是以(NH4)2SO3,NH4HSO3 溶液來吸收低濃度SO3,,然后處理吸收液,,獲得產品的過程,。
氨導入洗滌系統(tǒng)發(fā)生下列反應:
NH3+H2O+SO2=NH4HSO3 2NH3+H2O+SO2=(NH4)2SO3
亞硫酸銨對SO2 有更好的吸收能力,它是氨法中的主要吸收劑
(NH4)2SO3+SO2+H2O=2NH4HSO3
氨法實質上是以循環(huán)的(NH4)2SO3,,NH 4HSO3 水溶液吸收SO2 的過程,。隨著亞硫酸氫氨比例的增大,吸收能力降低,,須補充氨水將亞硫酸氫銨轉化成亞硫酸氨,。
NH4HSO3+NH3=(NH4)2SO3
另一部分含亞硫酸氫銨量高的溶液,,可從洗滌系統(tǒng)排出,,以各種方法再生SO2 或者生產某種產品。
2NaHS+4NaVO3+H2O=Na2V4O9+4NaOH+2S↓
氧化態(tài)ADA氧化焦釩酸鈉為偏釩酸鈉:
Na2V4O9+2ADA(氧化態(tài))十2NaOH十H2O=4NaVO3 十2ADA(還原態(tài))
在再生塔中,,還原態(tài)ADA 被空氣中的氧氧化成氧化態(tài):
2ADA(還原態(tài))十O2=2ADA(氧化態(tài))十2H2O
經再生后的溶液可送入吸收塔循環(huán)使用
改良ADA 法脫硫液中.還加有灑石酸鉀鈉,,少量三氯化鐵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酒石酸鉀鈉的作用在于穩(wěn)定溶液中的釩,,防止生成“釩—氧— 硫”復合物沉淀;加入三氯化鐵,,可加速還原態(tài)ADA 的氧化速度;而螯合劑EDTA 的加入,,可防止Fe3+ 生成Fe(OH)3 沉淀,,EDTA 的加入量至少應與Fe3+ 等摩爾數(shù)。
濕法脫硫的優(yōu)點:
(1)適合于含有大量H2S氣體的脫除,。
(2)脫硫液可再生,,并能回收硫磺
濕法脫硫的缺點:
(1)脫硫的凈化度不如干法脫硫。
3 二氧化碳的簡介
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但能使人窒息,,高濃度時略帶酸味。易溶與水和堿性溶液,。在甲醇合成中,,影響甲醇產品質量,而且易隨CO 進入冷箱會結成干冰,堵塞管道和設備,影響工廠長周期運行,。因此,,應將其脫除。對于脫碳有物理吸收法和化學吸收法,。
4 脫除方法
4.1 物理吸收法
4.1.1 碳酸丙烯酯C4H6O3 法
碳酸丙烯酯脫碳是一種無色(或帶微黃色),、無毒、無腐蝕的透明液體,,它對與脫除天然氣,,合成甲醇和制氫工業(yè)原料氣中的酸性氣體和有機硫化物都是良好的吸收劑。
4.1.1.1 碳酸丙烯酯脫碳的基本原理
碳酸丙烯酯脫碳是一個物理溶解過程,,它對于二氧化碳,,硫化氫等酸性氣體有比較大的溶解度,而氫氮氣在碳酸丙烯酯中溶解度卻很小,。
所以在較高的分壓下能有效地吸收酸性氣體,,而在較低的壓力下可以不需熱量而易于再生。
利用碳酸丙烯酯溶劑脫碳比水洗具有容易再生且能耗低的特點,。在同樣的條件下,,吸收能力是水洗的3~4 倍,由于溶液的循環(huán)量減小,,電耗相應降低,。
4.1.1.2 碳酸丙烯酯脫碳法的優(yōu)缺點
4.1.1.2.1 優(yōu)點
(1)吸收能力與壓力成正比,特別適于高壓下進行,。
(2)溶劑的蒸汽壓低,可以在常溫下吸收,。
(3)吸收CO2 以后的富液經減壓解吸或鼓入空氣,。可使之得到再生,。只需消耗熱量,。
4.1.1.2.2 缺點
(1)溶液價格較高。
(2)溶液稍有漏損就會造成操作費用的增高,。
4.1.2 低溫甲醇洗法
甲醇是一種無色,、易燃、極易揮發(fā)的液體,。低溫甲醇洗工藝是指在低溫條件下用甲醇對工藝氣進行洗滌,,溶解其中的酸性氣體。再經過閃蒸,、再生等過程回收甲醇的過程,。主要是利用了酸性氣體在低溫甲醇中的溶解度比較大,而有效氣體CO 和 H2 的溶解度比較小的原理在低溫條件下進行洗滌酸性氣,在高溫下進行解析的原理,。
4.1.2.1 低溫甲醇洗的優(yōu)缺點
4.1.2.1.1 優(yōu)點
(1)甲醇在低溫高壓下,,對CO2,H2S,,COS 有極大的溶解度,。
(2)有較強的選擇性。
(3)雖然甲醇的沸點較低,,但在低溫下的平衡蒸汽壓仍很小,,因此溶劑損失小。
(4)化學穩(wěn)定性和熱穩(wěn)定件好,,在吸收過程中不起泡,,能與水互溶,可利用它來干燥原料氣,。
(5)粘度小,。
(6)腐蝕性小,不需要特殊防腐材料,。
(7)消耗指標低,,蒸汽為:250kg/tNH3,電力23 度/tNH3.
(8)甲醇價廉易得,。
4.1.2.1.2 缺點
(1)由于低溫甲醇沉在低溫下操作,,因而對設備和管道的材質要求較高,在制造上也有一定的難度,;
(2)為了降低能耗,,回收冷量,換熱設備特別多,,流程顯得很復雜,,投資費用較大;
(3)盡管甲醇是一種低價,、易得的溶劑,,但有毒,給操作和維修帶來一系列困難,。
4.2 化學吸收法
熱碳酸鉀法脫除CO2
4.3 碳酸鉀水溶液具有強堿性,,它與CO2 的反應如下:
CO2+K2CO3+H2O=2KHCO3
生成的KHCO3 在減壓和受熱時,解吸出CO2,,溶液重新再生為K2CO3 循環(huán)使用,。
為了提高碳酸鉀吸收二氧化碳的反應速度,吸收操作是在較高溫度(105 一130℃)下進行,,因此該法又稱作熱碳酸鉀法,。熱法有利于提高KHCO3 的溶解度,,并應用濃度較高的K2CO3 溶液以提高吸收CO2 的能力。但在此溫度下,,以單純的K2CO3 水溶液吸收CO2,,其吸收速率仍很慢,而且對設備腐蝕嚴重,。在溶液中加入某些活化劑則可大大加快對CO2 的吸收速度,。可作為活化劑的有:三氧化二砷,、硼酸或磷酸的無機鹽以及氨基乙酸,、二乙撐三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甲胺基乙醇等有機胺類。為了減輕強堿液對設備的腐蝕,,在溶液中還加有緩蝕劑,。這樣,吸收和再生的主要設備可用碳鋼制造,。
4.3.1 熱碳酸鉀法脫除CO2 的優(yōu)缺點
4.3.1.1 優(yōu)點
(1)在較高溫度下進行操作,,大大加快了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
(2)高溫下可以提高碳酸鉀的溶解度,,從而可以使用較高濃度的碳酸鉀溶液,,增大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3)吸收和再生可在相近的溫度下進行,,再生所需熱量少,,因而可以大大減小熱交換器和冷卻器等設備的體積。
4.3.1.2 缺點
(1)溶液易腐蝕碳鋼設備,。
(2)溶液起泡對碳鋼設備腐蝕,。
4.4 MDEA 法
MDEA(N-Methyldiethanolamine) 即N-甲基二乙醇胺,分子式為CH3-N(CH2CH2OH)2,,分子量119.2,沸點246~248℃,,閃點260℃,,凝固點-21℃,汽化潛熱519.16KJ/Kg,,能與水和醇混溶,,微溶于醚。在一定條件下,,對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而且反應熱小,,解吸溫度低,化學性質穩(wěn)定,,無毒不降解,。
純MDEA 溶液與CO2 不發(fā)生反應,但其水溶液與CO2 可按下式反應:
CO2 + H2O == H+ + HCO3 - (1)
H+ + R2NCH3 == R2NCH3H+ (2)
式(1)受液膜控制,,反應速率極慢,,式(2)則為瞬間可逆反應,因此式(1)為MDEA 吸收CO2 的控制步驟,,為加快吸收速率,,在MDEA 溶液中加入1~5% 的活化劑DEA(R2 /NH)后,反應按下式進行:
R2 /NH + CO2 == R2 /NCOOH (3)
R2 /NCOOH + R2NCH3 + H2O == R2 /NH + R2CH3NH+HCO3 - (4)
(3)+(4): R2NCH3 + CO2 + H2O == R2CH3NH+HCO3 - (5)
由式(3)~(5)可知,,活化劑吸收了CO2,,向液相傳遞CO2,大大加快了反應速度,,而MDEA 又被再生,。MDEA 分子含有一個叔胺基團,吸收CO2 后生成碳酸氫鹽,,加熱再生時遠比伯仲胺生成的氨基甲酸鹽所需的熱量低得多,。
4.4.1 MEDA 法的優(yōu)缺點
4.4.1.1 優(yōu)點
(1)易于再生。
(2)熱耗低,。
(3)對碳鋼不腐蝕,。
4.4.1.2 缺點
(4)對CO2 的吸收速率較小
參考文獻
[1] 曾之平,王扶明.化工工藝學,,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孫廣庭,吳玉峰.中型合成氨廠生產工藝與操作問答,,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5:
[3] 雷仲存.工業(yè)脫硫技術.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